御史

词语解释
御史[ yù shǐ ]
⒈ 官名。秦以前指史官,明清指主管纠察的官吏。
例御史前书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英the censor;
⒉ 又。
例顾召赵御史。
御史诣学宫。——清·张廷玉《明史》
⒊ 又。
例御史齐康。
引证解释
⒈ 官名。 春秋 战国 时期列国皆有御史,为国君亲近之职,掌文书及记事。 秦 设御史大夫,职副丞相,位甚尊;并以御史监郡,遂有纠察弹劾之权,盖因近臣使作耳目。 汉 以后,御史职衔累有变化,职责则专司纠弹,而文书记事乃归太史掌管。 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秦 御史监郡者与从事,常辨之。
引何 乃给 泗水 卒史事,第一。”
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补遗四》:“御史主弹奏不法,肃清内外。 唐 兴,宰辅多自宪司登钧轴,故谓御史为宰相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“荏苒三年,陞了御史,钦点 广东 学道。”
⒉ 喻指起监督作用的人或事物。参阅《通典·职官六·御史台》、《续通典·职官六·御史台》。
引萧乾 《一本褪色的相册·<鱼饵·论坛·阵地>》:“它(书评)是读者的顾问,出版界的御史。”
国语辞典
御史[ yù shǐ ]
⒈ 职官名。周时掌赞书、授法令的事务。战国时为史官,秦汉并为亲近之职,其长官为御史大夫,为汉三公之一,次为御史中丞,掌秘书,兼司纠察,官署称为御史府,后汉以降称为御史台,以中丞为台长,始专任弹劾。唐御史台复置大夫,中丞为副,至明改为都察院,以都御史统辖诸御史,清因之。见唐·杜佑《通典·卷二四·职官六》。
英语imperial censor (formal title of a dynastic official)
分字解释

※ "御史"的意思解释、御史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御史的近音词、同音词
- yú shì于是
 - yù shì浴室
 - yù shì预示
 - yù shí玉石
 - yù shì遇事
 - yǔ shí与时
 - yǔ shì雨势
 - yù shí玉食
 - yù shì豫事
 - yù shì御士
 - yù shì欲事
 - yù shí遇时
 - yù shì驭世
 - yù shì御试
 - yù shì寓世
 - yù shì豫视
 - yù shí御食
 - yù shì预视
 - yù shì御侍
 - yù shì玉室
 - yù shī御师
 - yù shì燠室
 - yú shì渔市
 - yú shī舆尸
 - yù shí寓食
 - yú shī舆师
 - yù shì谕示
 - yú shì舆士
 - yù shì寓视
 - yù shì预事
 - yǔ shī雨师
 - yú shí逾时
 - yù shì寓士
 - yǔ shì语势
 - yù shì御世
 - yú shì渔事
 - yú shì逾世
 - yù shì寓试
 - yú shí渔食
 - yú shì娱侍
 - yù shǐ雨矢
 - yú shī渔师
 - yú shì愚士
 - yú shí于时
 - yù shì御事
 - yú shì鱼市
 - yú shì于氏
 - yú shǐ鱼豕
 - yǔ shí雨石
 - yú shì隅室
 - yǔ shī雨施
 - yú shī鱼师
 - yú shī虞师
 - yú shì娱适
 - yú shǐ谀史
 - yú shì余事
 - yǔ shī雨湿
 - yú shí鱼食
 - yú shì鱼室
 - yù shì鬻室
 
御史的词语组词
御史的造句
1.正在左右为难之时,恰好巡城御史王篆闻讯赶了过来,他本是张居正的幕客,平日过从甚密,被张居正倚为心腹。
2.一次御史孔儒到嘉兴清理军籍,各里老人多被他鞭挞而死。
3.蓟无疑是个*裁者、野心家,四处安插盖世太保、暗行御史、秘密警察,以他的为人和手段,做到这些真的毫不奇怪。
4.这件事成为笑柄在于两个方面,一是嗜痂成癖的御史,二是为他找血痂的人乐此不疲。
5.大隋皇帝下诏命治书侍御史刘子翊率兵两万骁果军前去讨伐操师乞,但是,刘子翊太轻敌了,以为对方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,结果中了林士弘设下的埋伏。
6.江南道御史岳子风之女岳思盈,代父亲拜见座师郭大人!
7.高平一直打官腔,李春却顾左右而言它,一轮对答下来,刚刚还气壮如牛的高御史已经平心静气,只是面色又青又白,手抚山羊须,沉吟不语。
8.但是,御史前赴后继地弹劾,却扳不倒他。
9.该剧讲述明朝永乐年间,有“冷面寒铁”之称的御史周新,在任浙江按察使期间,一一破解被无能官员误断误判的案件,拨乱反正,惩恶扬善的故事。
10.父亲是朝中御史,为人耿直,连皇帝都说:沈卿松骨鹤风,高琼玉树,可为朝中言官之表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