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成语 |
解释 |
| 在此一举 |
在:在于,决定于;举:举动,行动。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。 |
| 是非口舌 |
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。 |
| 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 |
阋:争吵;墙:门屏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。 |
| 口快心直 |
有啥说啥;想啥说啥。形容人性情直爽;语言明快。 |
| 兵无常势 |
兵:战争;常:常规、不变;势:形势。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。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。 |
| 仇人相见,分外眼红 |
眼红:激怒的样子。仇敌碰在一起,彼此更加激怒。 |
| 抛砖引玉 |
抛出砖头;引来白玉。比喻用粗浅的、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;引出别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见或作品。常用作谦词。 |
| 闭关自守 |
守:防守。封闭关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来。也比喻因循守旧;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。 |
| 危急关头 |
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。 |
| 偃旗息鼓 |
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军;不暴露目标。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。 |
| 缠绵悱恻 |
缠绵: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;悱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无法排遣。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。也作“悱恻缠绵”。 |
| 异途同归 |
途:道路;归:归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归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径;得到相同的效果;达到相同的目的。 |
| 敢不承命 |
敢:反语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? |
| 匡谬正俗 |
纠正错误,矫正陋习。 |
| 兴高采烈 |
兴致高;精神饱满。采:精神;烈:强烈;旺盛。 |
| 休戚是同 |
休:欢乐,吉庆;戚:忧愁;是:语助词。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。形容关系密切,同甘共苦。 |
| 令人作呕 |
呕:想吐;恶心。形容使人厌恶。 |
| 恶醉强酒 |
强:硬要。怕醉却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 |
| 面有难色 |
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。 |
| 读书种子 |
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 |
| 时不我待 |
时间不会等待我们。指要抓紧时间。 |
| 公子哥儿 |
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,不务正业的子弟。 |
| 狼吞虎咽 |
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。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。 |
| 斗南一人 |
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内。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。 |
| 充耳不闻 |
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 |
| 故态复萌 |
老样子又重新恢复。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| 苦口婆心 |
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| 心小志大 |
办事小心,抱负远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