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缨伏剑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结缨:系上帽带;伏剑:拔剑自刎。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。
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哀公十五年》:“子路曰:‘君子死,冠不免。’结缨而死。”
例子南朝·梁·江淹《狱中上建平王书》:“常欲结缨伏剑,少射万一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jié yīng fú jiàn
注音ㄐ一ㄝˊ 一ㄥ ㄈㄨˊ ㄐ一ㄢˋ
繁体結纓伏劍
感情结缨伏剑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十全十美(意思解释)
 - 处之泰然(意思解释)
 - 主忧臣劳(意思解释)
 - 宁为鸡口,不为牛后(意思解释)
 - 肝胆欲碎(意思解释)
 - 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(意思解释)
 - 兵荒马乱(意思解释)
 - 云天雾地(意思解释)
 - 直捣黄龙(意思解释)
 - 语重心长(意思解释)
 - 千丝万缕(意思解释)
 - 作贼心虚(意思解释)
 - 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(意思解释)
 - 家无儋石(意思解释)
 - 香火姻缘(意思解释)
 - 散带衡门(意思解释)
 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释)
 - 绵里藏针(意思解释)
 - 千家万户(意思解释)
 - 时运亨通(意思解释)
 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释)
 - 飞蛾扑火(意思解释)
 - 精明强干(意思解释)
 - 耳聪目明(意思解释)
 - 黄钟毁弃(意思解释)
 - 赤胆忠心(意思解释)
 - 冒失鬼(意思解释)
 - 腾声飞实(意思解释)
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