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止自若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自若:象原来的样子。举动不失常态。形容临事镇定,举动不失常态。
出处《资治通鉴 唐高祖武德六年》:“孝恭将发,与诸将宴集,命取水,忽变为血,在坐皆失色,孝恭举止自若。”
例子遇到很大的变故他都能举止自若
基础信息
拼音jǔ zhǐ zì ruò
注音ㄐㄨˇ ㄓˇ ㄗˋ ㄖㄨㄛˋ
繁体舉止自若
感情举止自若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;指人处事镇静。
近义词镇定自若、举止自如
反义词惊慌失措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目迷五色(意思解释)
 - 书通二酉(意思解释)
 - 冷若冰霜(意思解释)
 - 心里有鬼(意思解释)
 - 男女授受不亲(意思解释)
 - 玉卮无当(意思解释)
 - 暴取豪夺(意思解释)
 - 铁树开花(意思解释)
 - 善游者溺(意思解释)
 - 女扮男装(意思解释)
 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释)
 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释)
 - 恶醉强酒(意思解释)
 - 心烦意乱(意思解释)
 - 美人迟暮(意思解释)
 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释)
 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释)
 - 斗南一人(意思解释)
 - 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(意思解释)
 - 运筹帷幄(意思解释)
 - 坐怀不乱(意思解释)
 - 天作之合(意思解释)
 - 字斟句酌(意思解释)
 - 望尘靡及(意思解释)
 - 轰轰烈烈(意思解释)
 - 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(意思解释)
 - 忠果正直(意思解释)
 - 表面文章(意思解释)
 
